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究三脉同源建筑史,扬总师文化新风貌”社会实践队前往汉中市城固县董家营镇古路坝村西北联大旧址开展“践行文物保护数字化,复原历史建筑”的寻根溯源调研活动。实践期间,同学们在古路坝村村支书刘少荣讲解与带领下,回溯当年历史,了解学习西北联大的往昔辉煌,探寻总师育人文化根源。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村支书在纪念碑前合影。 腾红磊 摄
实践队历经一个小时的崎岖山路,乘车穿梭于大山深谷,一路坎坷颠簸,最终到达古路坝村西北联大旧址——中国20世纪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源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为了远离战火,保存教育实力,很多高校不得不被迫内迁。“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纪念碑前,好似当年风光,周围松柏依旧郁郁葱葱,国立西北联大师生心中“教育救国,文化抗战”的不灭灯火的余晖依然闪烁。
图为古路坝西北联大旧址。 舒品棋 摄
“1938年3月,全校千余师生乘火车到宝鸡,然后徒步200多公里,渡过渭河、翻越秦岭,到达陕南汉中古路坝”刘少荣先生娓娓道来,“古路坝的学习环境十分艰苦,村里很多资源都不足,很多学生们自制油灯照明,而且当时的教室房间数量非常有限,学生们不得不分为早晚两波上课学习,有的学生干脆在田头露天读书”。古路坝七星寺,由于晚上许多人挑灯夜读,七星寺整夜灯火通明,当时享有“七星灯火”的美称。西北联大可谓是院士的摇篮——“清华大学副校长高景德,还有你们学校非常熟悉的师昌绪院士,前前后后十几个院士从这里走出去”古路坝村支书刘少荣先生补充到。实践队队员在一帧帧回忆画面里,仿佛穿越时空,亲身触及那段艰苦却又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岁月,“七星灯火”不仅点亮了古路坝的夜晚,更点亮了一代代西工大学子的前行之路,学校的总师育人文化更是西北联大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现在保留的最完整的只有这个七星寺了,这是当年的教职工宿舍和行政楼,其他教室啊很多都被拆了,当年没地方住,很多学生都是住在村民家里”刘少荣先生讲述到,“现在这个石砖,地面,都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只有小部分经过了修整,但是寺中仍然有很多珍贵文物没能被妥善保存”。
为践行文物保护数字化新形势,让更多学子身临其境体验西北联大的古建筑,感受总师育人文化的历史脉搏,实践队进行了历史建筑复原工程,对遗址中七星寺的残存部分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对建筑的每一个角落拍照取样,借助现场采集的资料和村委会提供的航拍资料及参考文献完成3D建模。后期建模完成后会进行公开展出,模型将展现出建筑的结构、装饰细节及色彩,让参观者在“现场”感受这座古建筑的不朽灵魂。
实践队主要由自西北工业大学学生Minecraft创作协会的骨干成员组成,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其中很多同学都曾参加过相关复原工程项目——如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复原工程和2023年暑假社会实践贵州复原工程,多次获奖并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多次报道。
图为西北工业大学Minecraft创作协会复原工程项目中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学生中心模型图。舒品棋 供图
如今的古路坝,仍有断壁残垣屹立不倒,无不彰显着国立西北工学院“公诚勇毅”的院训。我校作为西北联大历史与精神的传承者,一直以来,都秉持“公诚勇毅”的校训和“三实一新”的校风,开拓进取,传承优良作风,将古路坝的燎原灯火不断扩散点亮,将根植于西北联大精神中的总师血脉延续发扬。
(通讯员 徐义文 舒品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