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深入东营探访:绘乡村新景如画,共筑黄河清梦长

西农学子深入东营探访:绘乡村新景如画,共筑黄河清梦长

      2024年暑假期间,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大学生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沿黄涉农高校学子观“大河之治”山东分队前往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走进龙居镇基层政府和田间地头,通过走访调研及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现状,探索新时代下的“大河之治”。 

绿浪轻拂黄河岸,碧水如镜映蓝天

      “保护湿地功在当下,生态平衡惠在千秋。”龙栖湖湿地公园犹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黄河之畔,见证着生态治理的奇迹与绿色发展的活力。在此生态瑰宝之地,8月5日,队员们依托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热忱,踏上了一场从生态科普启蒙到生物多样性细致探索的旅程。实践团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动的践行者。从深入浅出的湿地保护宣讲,激发公众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与爱护之心,到亲身投入环保文明实践活动,每一步都踏实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图为实践队员观赏黄河岸边的芦苇荡 陈景烁 供图

特色农业繁花盛,直播带货映日红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黄河滩区迁建作出重要指示,用“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方法谱写南展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篇章。8月6日至7日,团队前往东营市润心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进行寻访调研。润心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匠心独运,以蚯蚓为媒,巧妙提升土壤的营养层次与结构;更将畜养之道的副产物——排泄物,经晾晒、发酵、精心堆肥,化作土壤的黄金养分,既消弭了病虫之患,又极大提升了地力,构建了一个近乎零废弃的循环体系。”现场,负责人在油蟠桃种植大棚中讲述果树的维护技术和栽培原理,并为成员演示如何剪裁多余的枝叶。这是一堂行走在田间地头的实践课,团队成员在与合作社的“双向奔赴”中,共同点亮生态宜居、产业融合的乡村发展美好图景。

图为实践队员亲眼见证黄河口草编的制作过程 茹怡婷 供图

      在合作社,成员们目睹了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更亲身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盛宴,这场活动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世界。

图为实践队员在政府的支持下直播售卖当地特色手工品 靳贺喜 供图

      队员们用自己的声音,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搭建起一座连接乡村淳朴风情与城市广阔市场的无形之桥。他们运用生动的语言,饱含真挚的情感,让人们看得见过去、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这不仅仅是一场直播带货的尝试,更是一次文化传递与情感共鸣的美妙旅程。

乡土文化展魅力,古韵新风共辉映

      8月10日,队员们走进东营市黄河文化馆,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近距离参观手工细作和传统工艺,对话非遗传承人,深刻体会到这座“强村、惠农、富民、助企”架在家门口的“致富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增强了归属感。他们亲眼见证了中华齐笔的制作过程,从选材、浸泡、到削刻、装配,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而黄河口草编和刘氏布偶等手工艺品,更是让队员们感受到了龙居镇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图为实践队员与润心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合影 茹怡婷 供图

      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赴东营黄河口寻访实践团已连续三年前往山东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三年来,一批批生命学子在“薪火相传 强农有我”的号召下集结,踏上开展社会调研、政策宣讲、农技推广、环境保护、文化结对、产业帮扶的实践旅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攒奋斗经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逐渐形成了兼具学科特点和三农情怀的实践队伍。

      通过这次实践调研,队员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他们意识到,乡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和传统的延续,更是当地人民精神世界的寄托和追求。

(通讯员 刘瑞琪 穆梅萱 陈景烁 王晓源)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