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下的西安未来,打造产业上的都市圈

在城市进程加快的当下,空间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如何通过合理规划,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成为了各地重要的思考议题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上述背景下,《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出炉,其中释放出的重要信息将是西安未来十数年发展的根本依据。西安将按照《规划》描绘的未来发展方向,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延链强链补链,持续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产业上的都市圈。

规划“剧透”西安未来

按照《规划》,西安明确国土空间涉及总面积10097平方公里,发展目标为“贯通古今的世界人文之都 和合南北的绿色发展之城”,围绕“四轴六片多核心”的空间开发格局,以“秦岭脉、秦创原、丝路桥、长安城”为规划主线,实现城市空间优化,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纵向来看,此次《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第5轮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从每一轮规划编制里,既可以看出当前所面临的特定发展机遇,也可管窥对城市发展能级的升级与变迁。实际上,凭借科教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西安未来发展战略视野已明显扩围,从陕西省、大西北提升到国家乃至世界。其背景是,西安正面临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未来潜力无限。立足新发展阶段,《规划》也将西安城市性质由此前的“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陕西省省会、辐射西北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与现代产业名城、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中华文明传承标识地。”与此同时,每项定位均有相应推行标准。譬如,辐射西北的国家中心城市,要求加快西咸一体化,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生态和文化保护利用等各个方面提升对陕西、及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

蓝图下的产业发力
蓝图已经绘就,但想要真正加快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加速建设西安都市圈,产业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此次《规划》中,产业协同着墨不少,有着相当的分量。其中,在“现代高效的都市”板块,《规划》明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都市型产业单元。在中心城区保留产业用地,承载研发、制造、服务功能融合的都市型工业,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增强城市活力和创新动力。对于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给出的另一个答案是构建“双链融合”高质量产业空间。具体而言,在汇集“秦创原”新动能的基础上,西安将围绕南部科技创新产业带、渭北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规划布局创新产业单元,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空间,构建“一总两带”产业空间布局,以此衔接“6561”西安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加强产业空间保障,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与现代产业名城。《规划》之下,西安工业强市战略将稳步实施,这也预示着,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延链强链补链,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加快培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以头部企业为引领、配套企业完善的产业体系仍是重中之重。而随着招引与培育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西安的资源吸附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产业各要素加速聚集,西安也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建于产业上、引领西部发展的西安都市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